湖北加速打造內陸“新沿?!?/h4>
時間:2022-12-31 18:10:11
2月16日,一列滿載日用品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武鐵吳家山車站出發,將經阿拉山口發運至歐洲。這是中歐班列(武漢)2022年開行的第600列(折算列,按41個車皮為一列),標志著中歐班列(武漢)提前15天完成年度發運目標,開行量創十年之最。
東風公司的汽車零部件及整車、長飛光纖、恩施茶葉……越來越多的“湖北造”“湖北產”乘著中歐班列出口歐洲。今年以來,中歐班列發運列數同比增長34.83%,節節攀升的開行量,是湖北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、加速打造內陸“新沿?!钡囊粋€生動縮影。國際“朋友圈”不斷擴大。
今年元旦,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正式生效,湖北外貿在新起點上再迎更大機遇。前11月,湖北對RCEP其他成員國合計進出口1726.5億元,同比增長19.2%。
為應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,今年湖北省對外綜合貿易服務平臺“楚貿通”開通云展會、全球商機、云物流等數字化功能。云展會創新性地采用“線上+線下”代參展方式,由展會承辦方在境外知名展會代替展示商品,企業線上進行供采洽談,目前共獲意向訂單超1.2億美元,已簽訂合同4926萬美元。
湖北對外貿易一路快跑,規模不斷擴大。武漢海關數據顯示,1—11月,我省進出口總值5646.6億元,同比增長16.3%。其中,出口3839.1億元,增長22.6%;進口1807.5億元,增長4.8%。
高質量走出去,高水平引進來。
9月,麥德龍武漢洪山店在經過大規模改造后,變身為麥德龍華中地區首家會員店并重新開張,這是麥德龍進入武漢20多年后的一次重大升級。10月,全球著名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偉巴斯特在中國投資的第二個研發中心——偉巴斯特中國區研發中心武漢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,是其在偉巴斯特全球最大生產基地武漢工廠之后的又一次增資擴產。
眼下,在鄂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共324家,數量居中部第一;其中境外企業205家,占比超63%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4.4%。其中,投資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制造業,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。湖北,已成為外商投資優選湖北、再投資又選湖北的熱土。開放通道、平臺澎湃新動能
3月,武漢—寧波鐵海聯運、武漢—東盟散雜貨直航等國際物流通道開通,預計年內出運箱量超1萬標箱。
7月,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,湖北打造鄂州花湖機場客貨運輸“雙樞紐”空中經濟門戶、融入“雙循環”落下關鍵一筆。
日益多元的開放通道,讓湖北加速與世界鏈接。我省已構建中歐班列(武漢)、武漢水運口岸、黃石水運口岸、武漢天河機場航空口岸、宜昌三峽機場航空口岸以及鐵水聯運、鐵海聯運、江海聯運等鐵??胀陚涞牧Ⅲw化跨境貿易通道,“湖北造”“湖北產”通江達海、走向全球更加便捷。
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經濟體制,通道是重要支撐,平臺是重要載體。
賦能國家級、省級開放平臺。3月,武大科技園等4家湖北園區(企業)獲批新一批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,獲批數量位居全國第二、中西部第一。5月,襄陽綜保區通過國家正式驗收,成為我省第5個綜保區,實現“一主兩翼”全覆蓋。11月,第5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、第22屆華創會、2022中國—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暨世界500強對話湖北活動相繼舉行,推動更多跨國公司及外向型企業等與湖北的項目撮合對接。
開放服務功能不斷完善。省商務廳聯合武漢海關舉行“廳關行企”穩外貿懇談會,進出口銀行湖北省分行、中行湖北省分行、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三家金融機構今年預計提供800億元專項融資滿足外貿企業經營資金需求;我省出臺《湖北省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》,保護來鄂投資外商合法權益,打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的營商環境;省商務廳、武漢海關發布《關于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支持外貿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》,以27條硬核措施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,提升湖北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。更多自貿區經驗走出自貿區
眼下,荊州綜合保稅區項目(一期)正奮力沖刺明年3月竣工交付,力爭明年5月申報驗收后封關運行。項目建成后,將重點引進電子信息、智能制造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,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。屆時,荊州綜保區將成為湖北自貿區荊州協同區的核心,與湖北自貿區聯動發展,打造江漢平原開放新平臺。
湖北自貿區內, “人才六條”“光谷合伙人投資引導基金”等舉措驅動企業創新發展,讓先行區競躍“千里馬”;“進口貨物目的地檢查”“加工貿易集中作業改革”等做法不斷提升進出口貿易便利化程度;“證照分離”“多證合一”“容缺審批”等商事制度改革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貢獻“自貿經驗”。
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,湖北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253項制度創新成果,全國、全省首創率83%,其中27項經國務院批準在全國推廣,助力全省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、推動貿易轉型升級、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、促進轉型升級等領域取得積極成效。
自貿區,已成為制度創新的重要動力源。越來越多源自湖北自貿區的經驗走出自貿區,充分發揮開放引領作用,不斷推進制度型開放,推動經濟增長轉向人才、信息、數據、技術等創新要素驅動,釋放制度開放新紅利。
結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“堅持內引外聯、雙向開放”要求,省商務廳搶抓RCEP生效實施等重大機遇,高質量建設湖北自貿區升級版,推動與綜保區、高新區、經開區、臨空區和各類口岸等聯動發展。
從區域性開放走向全方位開放,從要素流動型開放走向制度型開放,湖北正不斷加大開放力度、擴大開放規模、提升開放水平,在打造內陸“新沿海”之路上加速奔跑。